东湖评论:悦读长江,诗意江城共远方
长江涛声贯古今,墨香文脉润江城。当九月秋阳洒向武汉国际会展中心,书页翻动的轻响与江浪共鸣,9月19日,2025“书香长江”阅读周·武汉书展如约启幕。楚简的余韵、时代的脉动,都藏在展陈的典籍里;黄鹤楼的诗意、东湖的清辉,与墨香交融成江城独有的景致。这场书香盛会是一次长江文脉的深情回望,更是一场江城诗意的集体奔赴。
长江的山水,孕育了江城深远的文脉与浩瀚的典籍。乘着书展的秋风,我们仿佛看见一条奔涌不息的文化长河,在字里行间流转不息。从《楚学文库》中楚简斑驳的文明密码,触摸到江城文明的古老根脉;到《崛起:支点的力量》里长江经济带强劲跳动的时代脉搏,感受到“九省通衢”奔涌向前的张力。《为祖国深潜》中,黄旭华院士如长江般深沉的报国情怀令人动容;《楚文化标识》则细腻勾勒出江汉平原人间烟气的生生不息。这些被郑重推介的书籍,让长江的文脉自历史深处从容走来,串联起一座城市从楚地故都到现代支点的璀璨风华,并在每一个翻开的瞬间焕发出新的光芒。
办一场展,兴一座城,惠一方民。武汉作为“书香长江”阅读活动的东道主,以展为媒,以书聚力,真正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。从保障阅读可得性,发放500万元文化惠民券,图书6折起且可“折上折”至2.5折,设110个主题展台、备超7万种精品图书,搭配50个主题书单与30个爆品;到营造全民参与氛围,党史专家陈晋、作家徐贵祥等80余名名家云集,讲座、签售、亲子活动接连开展;再到推动文创融合,100余家文创单位带来近万种产品,设荆楚好礼等特色展区,推出随州汉字解密、荆州楚简非遗等沉浸式体验,让书香浸润生活。不难想见,通过“书香长江”阅读周,武汉以文兴城的名片将更加闪亮,大众百姓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将更加强烈,文化铸魂、文创赋能和文化惠民的真切温度将充分彰显、直抵人心。
联动为翼,书香里凝聚共赴力量。不止武汉主会场,全省15个市州同步开设分会场全域联动,让“书香长江”超越地域界限,形成“共赴远方”的强大合力。湖北新华全省新华书店中心门店、校园书店和线上平台联合推出“八个一百”系列活动,有黄冈的非遗体验、宜昌AI诗词创作、十堰名家进校园等,全省读者都能共享这场文化盛宴。这种文化上的互联互通,让“共远方”不再是抽象的理念,而是每个长江儿女在阅读中共同的精神追求。
时间与文脉,历史与未来,袅袅文音,不绝如缕。如何让全民阅读成为一种习惯?如何打造特色书香阅读空间,推动文化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?关键在于积极构建城市文化肌理。多年以来,武汉坚持把书香浸润到街巷阡陌,江城大地公共阅读空间星罗密布,累计改造提升28个市级新华书店门店,新建23个大学校园书店,建成67家城市书房,全市共有实体书店1590家、农家书屋1967家,形成相互贯通的全域阅读空间网络,让阅读蔚然成风。
江城人民因悦读而更加美好,这座城市的发展更因悦读而生机勃勃。“书香长江”阅读周既是文化盛宴,也是武汉向世界发出的文墨之约,必将奏响长江文化新高地的岁月交响。让我们以长江为轴,以书籍为帆,在新时代上续写“惟楚有材”的鲜活新章,让文脉托举理想,携手奔向那片交织千年底蕴与未来星光的诗与远方。
稿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作者:骆帝艳(武汉市江汉区“西北湖学社”团队、常青街道)
- 湖北碳市场扩容有了时间表 明年酒店、商超
- 东湖评论:悦读长江,诗意江城共远方
- 东湖评论:致敬自然?不打扰才是真敬畏
- 边城见闻:感受鹤岗转型的“国际范儿”
- 新版《丝路花雨》亮相敦煌文博会